屯溪老大橋是安徽省黃山市的一座橋梁,原名叫做鎮海橋,但是由于有著484年的歷史,因此被當地人親切的稱為屯溪老大橋。鎮海橋位于新安江、率水、橫江交匯處,東西貫穿屯溪老街和黎陽古鎮,連接起黃山老城區最繁華之處。在2020年7月,黃山遭遇了多年難遇的強降雨天氣,很多建筑物都出現了損壞,鎮海橋也不例外,在這次暴雨中傾倒。
鎮海橋傾倒后原本幾十米的橋體只剩下了一個橋墩,其實在被沖垮前,橋梁早已因為“年事已高”,不能承擔主要的通行功能,為了留住城市的記憶,延續歷史,當地政府決定修復鎮海橋。為了最大程度留存文物原貌,大橋修繕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,因此需要先將水中的殘垣打撈上來再進行修繕。打撈上來的殘垣,需要先進行清理然后才能補齊,但是搬運成了一個問題,雖然是殘垣但重量并不小,而且不能再進行二次損壞。
為了盡可能的保護殘垣工人們使用搬運小坦克進行移動作業,這是一種搬運設備,既安全運輸起來又問的,在殘垣的移動過程中不會對其造成損壞,還會提高移動的效率?,F在橋梁的修繕作業已經全部完成,成為了現代與歷史文化交流的承載體。